党建引领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和路径探析

刘晓杰,蒋赟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高校党的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自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以来,工匠精神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崇高使命,如何高质量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新时代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命题。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高职院校要站在政治高度,响应新时代号角,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深化对工匠精神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实施党建引领,将党建与育人结合得更加紧密,创新探索基于职业精神培养的学校基层党建工作。

(一)对工匠精神内涵认识的升华

以往学界的研究大多从职业的角度揭示工匠精神的内涵,将工匠精神阐释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等职业精神特质。适用范围则从最初的“手艺人”“技术工人”等技术技能型劳动者,扩展到其他职业,从事各行各业、大小事业都可以赋之以工匠精神。在新时期弘扬工匠精神可谓是作为普世工作的任何人的行为追求[1]。但这还不是理解工匠精神的全部。在最新的研究中,已有学者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入关键时期,工匠精神在社会政治的语境中频繁出场,要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上,以新时代的需要出发,从更高的层次,即政治的高度去把握和揭示其内涵和意义,认识到工匠精神是劳动人民的勤劳精神、工人阶级的先进精神、社会主义的建设精神等社会政治内涵,进一步提升工匠精神在我国精神文化谱系中的地位[2]。工匠精神从一般内涵向政治内涵的延伸,有其历史必然性、价值必要性,赋予了工匠精神更浓厚的家国情怀。现在工匠精神所指向的,不再是单纯的“职业工匠”“能工巧匠”,而是升华到了“大国工匠”“社会主义工匠”。承载工匠精神的劳动群体,是优秀“技术人”的同时,也应当是爱国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典范。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困境

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应是传承发展工匠精神最重要的群体之一。然而多年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的实际效果,却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问题:在职业教育受歧视的社会大背景下,很多学生是怀揣着“本科梦”进入高职学习的,从入学开始,就对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专业不报过多期望,并以“上本科”作为自己的奋斗小目标。从居高不下的“专升本”比例就可以看出,即便经过三年的学习训练,这种情况也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职业认知模糊、职业情感淡漠、职业意志薄弱、职业理想缺乏[3],正是一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的真实写照,也是工匠精神很难真正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根本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本身人才培养的问题,很多职业院校对“传技”和“育人”关系的把握出现了偏差[4]。“品牌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成果”奖项、“技能大赛”奖项数量和“就业率”等数字化排名,作为体现高职院校竞争实力的“标志性成果”“硬通货”受到各校关注;
而“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无法用数字排名来表达的“工匠精神培育”,往往是高职院校容易忽视的“盲区”[5]。

(三)党建引领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诚然,扭转职业教育受歧视的局面,必然要求外部大环境的改变。形成尊重劳动的社会风尚和职业平等的价值取向,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从顶层设计开始,转变观念,完善政策机制,提高待遇,提升对技术技能型职业的社会认同感。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本身,也应当把握时代要求,勇于直面问题,不断自我革新,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更加奋发有为。党建引领工匠精神培育,意味着从思想政治的高度出发,将工匠精神的社会政治内涵应用到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播领域,发挥党的建设工作在研究和弘扬工匠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1.把准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

高职院校党委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和目标任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工匠”的基本前提。高职院校只有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牢政治方向,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的教育方针有效融入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处理好“传技”和“育人”关系,校正误区偏差,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匠”育人格局。

2.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作用

工匠精神的产生必然建立在职业认同的基础之上,人首先在思想和情感上认同某一职业,才会认准并认真从事该职业。而职业认同不仅和兴趣、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投射。因此,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要紧紧抓住其社会政治内涵,在人的思想工作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青年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与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国家繁荣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摒弃浮躁氛围和急功近利心态,启发学生思想觉悟,树立“职业平等”的价值取向,增强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

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意味着必须始终走在群众的前列、时代的前列。在校园弘扬工匠精神,同样需要模范和榜样的力量。教师党员带头磨炼职业精神,以身立教,用心育人;
学生党员带头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职业理想,明确重要使命,担起时代重任,提高能力素养。通过加强学校党建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孕育工匠精神生长的摇篮。

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全面深刻理解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加强党建引领,将培养“社会主义工匠”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使命,为工匠精神培育领好航程、把好方向,汇聚强大的红色动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动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精准落实落地。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要牢牢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权,保证党委抓大局做决策,坚持党委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职责不缺位,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动摇,努力做好党建工作不松懈;
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党的领导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方向;
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实施系统化的党建工作落实行动,促进学校各级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升,将党建引领落到实处,推动党的建设与培养高质量人才深度融合。学校应当注重抓住二级学院这个关键层级,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好政治关、管好各类思想文化阵地,有效落实党组织管思想、管干部、管人才、管政策的职责要求,为坚持正确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向保驾护航。

(二)强化职业素养教育,加快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职院校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国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信念,保持对中华文化和中国价值的自信,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确保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厚植工匠精神孕育的沃土。

职业精神教育应被纳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要将办好思政课放到为党为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中来推进,围绕职业素养培育,研究高职学生作为思政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抓住本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总结客观规律,探索更加有效、更具针对性的思政教育路径。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强化思政教师的自我修养,同时着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改变单向灌输,开展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教学,以真切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另一方面,要探索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开展顶层设计,优化工作机制,提升教师对其培养方向职业的认知和情感投入,让教师在专业课中强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行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重视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尊重普通劳动者,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倡导在艰苦地区和行业奋斗实干,报效国家、奉献社会。通过讲好课内课外的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劳模精神;
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挖掘传递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朴实等优秀品质,进而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精进技艺、全面发展,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三)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培养干事创业先锋楷模

基层党建工作重在抓基层、强基础。按照学校党委“六个过硬”、院(系)党总支“五个到位”、基层党支部“七个有力”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健全学校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全面激发党组织生机活力,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作为高职院校,将基层党支部建在专业上,更有利于院系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与专业的有机整合、一体化发展,因此要积极推行将支部建在专业上,继续强化党支部地位作用,大力推动一切工作到支部,从发挥“头雁效应”做起,深化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推进党支部书记的党建业务培训和专业素质提升,以坚持标准、提高能力为重点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员工的作用,将党支部锻造为传承专业精神、弘扬优良作风,带领专业师生精益求精、锐意进取、创新创业的战斗集体。

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开展经常性政治体检,引导党员学深悟透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推动党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教师党员队伍建设方面,要吸收行业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加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加强对高知识群体、“双师型”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
要以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专业带头人、把专业带头人培养成优秀党员的双向培养,全面提升党员素质,发挥党员教师骨干的示范效应,加强专业相关的职业历练。在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方面,要增强党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注重从源头抓起,在低年级学生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完善学生党员管理服务机制,强化学生党员全过程教育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弘扬工匠精神离不开榜样的力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育才成才标兵、杰出校友、老党员、老同志等身边可爱可敬、可亲可感的优秀人物,宣传先进典型,开展励志教育,树立执着精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工匠榜样。同时,要增强新形势下党建宣传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用好用活学校官网、校报等传统媒体与学校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党建带群建工作,宣传党的政策主张,激发群团组织活力,全面发挥党建工作正能量,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浓厚氛围,在全校范围内推动形成尊崇工匠精神的良好局面。

(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引领工匠人才校企共育

高职院校要抓好党建示范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建设和创新发展,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可围绕党建引领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党员之家等学校党建阵地的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形成一批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和宣传展示成果,为工匠精神的宣传、交流、展示提供新的窗口。在校地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地方政府、企业三方要深化党建共建,以党建引领资源聚合、优势互补、人才联育,促进发展共赢。

学校可推行“党建+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党建载体,培育特色亮点,实施高质量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促进校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深度融合,发挥企业育人作用,强化“工匠精神”的实践应用。例如,以党建联盟为纽带,与企业开展支部共建,完善临时党支部、临时团支部的建设运行,使建在专业上的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进一步提升战斗力,成为支持保障校企产学研合作顺利开展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工匠院校精神90后大工匠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虎虎生威见精神文萃报·周二版(2022年5期)2022-02-18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工匠风采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3期)2021-11-19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2期)2019-09-10工匠神形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拿出精神学苑创造·A版(2018年7期)2018-08-07

推荐访问:探析 工匠 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