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育人:现实依据·价值旨归·实践方略

吴 静,程立涛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石家庄 050024 )

培养大批德、识、才、学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逐步推进,高校应坚持“智育”与“德育”并重的理念,牢牢把握“科研”“教学”“育人”这三者的有机融合,促进高等教育深化改革。高校科研活动不仅是一种研究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而且在科研认识、科研情感、科研信仰、科研意志、科研行为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意蕴[1]。当前,高校高度重视科研育人的地位和作用,将育人工作贯穿于科研活动,对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大有裨益。聚焦高校科研育人,就其现实依据、价值旨归和实践路径做出思考,既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构建科研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2],明确要求提升高校育人实效性。科研育人作为一项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创新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构建高校科研育人新模式,切实有效地发挥科研育人作用,是当前以及未来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课题。

1.1 推进科研育人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教育是由社会通过学校进行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决定了高校科研育人承载着服务学生、教师、党和国家的重要使命。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离不开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高校不仅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思想育人活动,还要把握科研活动中的科研育人活动,实现科教融合、学研相济。第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根本动力在于激发学生的自觉、自主和自律。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贵在实现从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转变。”[4]高校科研活动作为一项涉及亲身观察、学习、体验以及知识经验重构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探索、研究和创新的科研过程中,激发认知自觉和行为自觉的动力,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和掌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认识,提升学生道德素质。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5],再次强调了高校应促进科技活动与科技伦理协调发展。推动科研育人体系落实落地,要围绕深入挖掘科研活动的育人资源方面下功夫,实现学生科研素养与科研道德同向同行,培养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不畏艰难、敢为天下先的时代新人。

1.2 推进科研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推进科研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实施“道”“学”“技”等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其中,“道”属于思想素质范畴,具体指价值观念、基本立场和方法论原则;
“学”属于知识素质范畴,主要涉及对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探求;
“技”属于能力素质范畴,集中指向分析、判断、思考、行动等能力的积累。在科研活动中,教师将育人素材注入教研活动,使得原本无形、抽象、空泛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形象化、具体化、可操控,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教师通过对育人资源的理解、吸收与教授,促使其重视反思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从而实现“育他”与“育自”同向同行。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助理教授Elena Taylor指出,师生互动中的非情境身份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科研活动往往伴随着团队的合作与创造,因此,师生双方在科研合作中的非情境身份被不断强化。如教师与学生可以互为朋友角色、家人角色等非情境角色。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经历分享给学生,从而建立起更加接地气的师生关系,激发师生科研潜力。高校科研育人问题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问题、教师教学与成长的问题、学校改进与变革的问题。科研育人作为一种“研”与“教”双向互动的特殊教学模式,在这个互动模式中,育人活动从“独奏”转向“合唱”,全面培育了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与创新性等综合素质。

1.3 推进科研育人是高校突破育人现实困境的重要途径

高校科研育人面临着自身工作存在不足、复杂外部环境干扰等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第一,高校科研育人仍存在育人内容泛化、功能弱化、形式单一化、力量单一化等症结。《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创新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上升到第12位,中国的科技创新工作已取得十足发展[6]。然而,我国在一些科技创新领域仍面临“卡脖子”的不利局面,这要求高校应更加重视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是为国家培养一批怀有强烈家国情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第二,高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科研育人工作仍存在着不少潜隐风险。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信息“井喷”的时代,庞杂潜隐的网络信息遁迹于学生的思想与日常行为表现之中,给科研育人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做好科学研究非一日之功,网络上热宣的“快”“多”“省”等负面信息,不利于科研对象禁得住“蛰伏期 ”,坐得住“冷板凳”。同时,西方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渗透,弱化了大学生价值观选择的“免疫力”。部分大学生存在过度谋求自身利益,政治信仰丧失,理想信念动摇,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如何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困境,如何抵制各种负面信息的侵蚀和错误思潮的渗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面对的重要问题。

科研劳动作为劳动的一种具体形式,既包含探索性、创造性、连续性的脑力劳动,也包含复杂性、系统性、规律性的体力劳动。因此,科研劳动不仅能带来新成果、新科技等物质收获,也能不断培养不畏艰难、勤奋严谨的科研作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科研活动中开展科研育人,不仅满足了学生和教师的现实需要,助力师生全面发展,也强化了师生交流互助,促进科研与教学同向同行。

2.1 科研育生:培育学生科研能力素质与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从科研活动的特点看,科研活动更注重质疑、思考、批判、探究、反思等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进行调研(实验)等一系列探索性的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身诚信、分享、合作、利他等思想道德素质。具体表现为:第一,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素质。“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研形式和“重创新、重启发、重探究”的科研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和选择性,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第二,培养学生良好学风。科学探索以求“真”为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养成严肃、严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不遗漏每一项数据,不随意下每一个结论,有利于形成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学风。同时通过科研合作,可以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使命感,培养团结向上的学习风气。第三,升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科研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双重任务,学生在科研活动过程中,需要查阅、收集、整理科研资料来深化科研认知,从而给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深刻影响。如学生自主学习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与个人事迹,可以使自身从这些鲜活的事迹中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苦的科学精神与“国之大者”的崇高境界。

2.2 科研强师:强化教师科研育人本领与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高校科研育人的主体不仅涉及大学生,也包含博士后流动人员、访问学者、青年教师等[7]。德国科学家洪堡认为,科学是一种创造性、能动性的活动,是提升自身修养的重要媒介。教师对学生科研活动的引导和教育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不断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将实现自身的不断学习与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强化教师政治观点、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心理学上提出了“具身模仿理论”,具体表现为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意图与行为时,会产生“意图共鸣”,从而影响自身的认知与判断[8]。由此可见,强化教师的政治意识是科研强师的首要任务,教师的言传与身教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政治认知、判断与选择。第二,提升教师科研育人本领。美国学者富勒特别强调了“关注学生阶段”的重要性[9]。教师以关注学生为重心,将思政元素、案例、问题巧妙地融入科研活动中,有助于自身把握学生科研学习规律,提高育人本领。第三,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素质。教师通过师生之间对话、沟通、交流、合作,有助于激发自身灵感火花,推进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此外,聘请专家开展主题讲座,学院内部以及跨学院教师间科研交流,开展研修培训班、宣传示范科研育人案例等培训方式,有助于多样化地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2.3 科研促教:促进教师学生合作互动与提升科研反哺教学水平

充分发挥教学的学术性与科研的育人性,有助于实现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具体表现为:第一,有助于促进师生交流、协作、互助,构建美好师生关系。教师发挥着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从“接收科研”转变为“自主科研”。学生在科研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知识的获得感,也被激发了学习的探索欲。教师在科研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因为浓厚的学习氛围而感到幸福,也可能从学生身上获得学术灵感,实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良性互动。此外,师生通过共同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等科技创新活动,在科研互助中体验了师生之“情”,在科研困境中强化了科研之“意”,从而提升科研育人的“温度”。第二,有助于科研反哺教学,实现科研引领、激发、丰富教学。科研育人工作通过将科研成果中的新主张、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融进课堂,促进科研引领教学。科研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具备的敢为人先科学精神与开创进取的创新意识,同样会被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科研激发教学。“互联网+”“智能+”等科技成果创新了STEM多元视角教学、OBE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

“高校科研育人是一项方向性、规范性、认知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活动”。[10]科研育人不仅仅要在科研活动中传播科研知识、交流科研思想、分享科研成果,也要在学生的为人、处世、做事、立身中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因此,推进科研育人高质量发展,应当引领科研育人理念,构建“育人共同体”,完善科研育人机制,优化科研育人环境,进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3.1 立足“三全育人”,引领科研育人理念

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培养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国之大者”,是高校科研育人的首要任务。当前,高校科研育人的根本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引领,深入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第一,立足“全员育人”,依托三支队伍提升高校科研育人实效。一是高校各管理机构,特别是科研管理部分,应高度重视对科研队伍政治方向的引领和意识形态的把关。二是辅导员、导师等思政教师队伍,要善于将科研问题与育人问题相互转化,从科研、教学、育人三个方面入手,在融合统一中提升科研育人效果。三是朋辈团体队伍,应实行“方向小组”学习模式,按照研究方向,成立若干科研兴趣小组,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形成和谐、互助、友爱的良好科研氛围。第二,立足“全过程育人”,将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贯穿科研全过程。在科研选题上,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熔铸家国情怀,注重科研创新。在项目研究上,培育学生“求真、务实、为善”的科研态度与“批判、创新、超越”的科研反思。第三,立足“全方位育人”,联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提升高校科研育人效果。建立基于维基平台(WIKI)的“学习社区”,为师生交流与学习提供便捷平台。创新线下课堂教学,建立小班研讨+翻转课堂模式。同时,各学院应将科研与产教结合,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以河北某高校数学学院为例,学院搭建了拓扑与几何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数字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移动物联网研究院、河北省计算数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聚集和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推进了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高校与国际社会的全方位育人。

3.2 做好“三个结合”,构建“育人共同体”

“‘育人共同体’是指高校内部教职员工或机构等为实现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而相互促进、共同作用形成的统一体。”[11]高校作为培养德才兼备、通专兼具人才的主阵地,不仅承载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任务,更承担着“育人共同体”的重要职责。第一,将学校的顶层设计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高校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学术观与人生观,进一步重视科研在“培养人”中的地位和作用,营造浓厚的科研育人氛围。第二,将学院的优势特色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各学院作为高校科研育人的“分会场”,应当凝练专业特点、打造学院特色,深入推进科研育人。河北某高校生命科学学院某食用菌养殖专家带领研究生、本科生组成“菌乡助力”志愿服务实践队,到河北保定易县、承德平泉县进行科技支农,不仅推动了科研与产业对接,也提高了学生的奉献意识与社会实践能力。第三,将教师的科研活动,尤其是将导师的科研工作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河北某高校生命科学学院某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重视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走在科学研究前沿,选择了具有国际前沿的“植物钙调素”课题。他凭借敢为天下先的科学精神和不畏艰苦的科研作风,不仅在植物细胞外钙调蛋白(CaM)多肽信使方面取得了丰硕学术成果,也获得了学生们的认可、敬仰、追寻。该导师重视“导”学生们的科学研究,每周二与课题组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们把握科研方向。他也重视“导”学生们的处世为人,他强调科研之路不要因为贫困而气馁,也不要因为挫折而退缩。

3.3 把握“三个机制”,完善科研育人机制

高校应通过完善科研育人机制,打通管理与服务、理论与实践、标准与差异等要素的分割界限,打造有机的育人统一体。第一,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健全科研育人管理机制。高校党委、科研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必须坚持整体性、协同性、发展性的工作原则,在科学、民主、规范的管理过程中引导、传递科研育人理念,规范、完善各级相关科研管理制度。第二,完善学术诚信体系建设,健全科研育人保障机制。河北某高校制定了该校的学术道德规范,使学术诚信规范“有据可依”。该学校还开展了“学术诚信活动月”活动,通过举办“我和我的导师:科研的故事”主题征文比赛,鼓励各学院开展学术沙龙、专家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诚信风范。第三,完善激励与奖惩评价体系,健全科研育人评价机制。首先,科研评价要包含对“育人”工作的评价,将育人主体在科研理想、科研作风、科研诚信的实际表现以及对科研项目及科研团队贡献度等纳入团队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其次,按照分类评价、分层评价、创新评价、多元主体开放评价等原则,由科研团队内部单位及第三方评价单位对不同层次、对象和成果实行“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不断丰富科研育人评价体系。河北某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研奖励暂行办法。科研奖励暂行办法针对学术论文类、学术著作类、科研项目类、获奖项类、应用成果类与技术发明类六大类科研类别,制定了科学、详尽的科研奖励办法。其中,每一类科研类别又细分为若干科研指标,来切实发挥科研奖励的激励作用。

3.4 提升“三个协同”,优化科研育人环境

教学、科研、思政工作之间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联系,这就要求“科研育人”应强化人才培育的联动机制。第一,教学与思政协同,立德树人筑牢育人之基。强化思想育人之深度,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科研活动中增加思政案例。把握思想育人之热度,强化问题意识,关注热点话题。同时借用新媒体、新技术,激发科研育人的时代感、亲切力与感召力。第二,科研与教学协同,互学互鉴赋能创新之智。科教融合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式的更新、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等方面。如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课堂教学、优化小组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等,寓研于教,寓教于研。第三,科研与实践协同,资源共享践行实操之技。在“实践强师”层面,河北某高校地理科学学院某著名孢粉学家,在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期间,为了能更直观地建立孢粉和植被的关系,他亲自带领团队到东北长白山和陕西黄陵、黑龙江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新疆巴里坤盆地等地采集孢粉。该教授带领的团队在花粉与植被气候定量关系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现已成为国内全球变化及环境演变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在“实践育生”层面,该学院坚持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并重、专业素质培养和应用开发技能训练并重的理念,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连续三年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全国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高校科研育人工作应当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促进学生们在实验与比赛的过程中将科研知识学懂、弄通、悟透、做实,为科研育人全面赋能。

“高校科研育人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超越性”。[12]推进高校科研育人,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与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时代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必然选择。如今,高校科研育人工作的机遇与问题并存,成效与困难同在。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科研育人的重点应当从“规范”转向“发展”,在建立健全科研育人评价体系,搭建形式多样育人载体,强化全员全方位育人联动机制等路径上落细落实,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更生动、更现实的育人环境,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

猜你喜欢科研活动育人教师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2年5期)2022-05-30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最美教师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教师如何说课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11期)2017-03-20浅谈畜牧专业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科技视界(2016年10期)2016-04-26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12期)2016-02-17

推荐访问:方略 育人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