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教材、新高考的创新性试题研究——以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第18,题为例

山东 马世伦

山东省2022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试卷(以下简称山东卷)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主要的命题依据,考查了教育部统编新教材七本书的全部内容。该试卷的第18 题以现实生活中因噪声而引起的矛盾纠纷为情境,考查了选择性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三的重点内容,情境设计真实感强,真情境、真问题助力实现对考生“四层”“四翼”的考查,是一道亮点题。研究好这道题对基于新教材、新高考的教学与考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山东卷·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在现实生活中,因噪声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A 市居民甲无视其居住小区的管理规约,经常在小区的楼间空地上组织活动播放音乐,导致周围许多住户无法正常作息。

邻居乙向当地公安机关投诉。经专业测量,甲所播音乐音量昼间略低于60 分贝、夜间略低于50 分贝。

邻居丙在个人微博上发帖公布了自己与甲交涉全过程的录音,“曝光”了甲所在单位网站上公布的其姓名、照片和联系电话,并在照片中甲的额头上加了贬损性文字:帖子发出后,大量网友拨打甲的电话对其进行指斥。甲遂起诉丙,称:丙公布录音,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
丑化并公布自己的照片,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
公布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侵害了自己的隐私权。丙回应称,甲无视小区规约,制造噪声干扰邻居生活的行为才构成侵权。

(1)关于居民甲制造噪声的行为是否应受到行政处罚,针对《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甲和乙各执一词。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别判断甲乙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5 分)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甲丙互称对方构成侵权的各项说法逐一评析。(7 分)

(3)结合材料,说明该小区居民解决噪声纠纷的做法给我们哪些启示。(3 分)

必备知识:民事权利的人身权、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相邻权及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假言推理中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核心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彰显命题趋势,强调基础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提出的“基础性”考查要求强调基础扎实,关注主干内容,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该题考查选择性必修二中的民事权利的人身权、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相邻权及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等知识,及选择性必修三假言推理中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等基础主干知识。这种强化基础性导向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引导教学回归课程标准、回归教材、夯实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减少“机械刷题”,服务“双减”工作,彰显了今后高考命题趋势。

2.加大试题难度,注重综合性。《评价体系》提出的“综合性”考查要求强调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目标之间的联系。综合性要求考生基于综合思维和多维要素信息剖析复杂的社会关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该题利用现实生活中因噪声而引起的矛盾纠纷,对甲乙丙三位邻居在矛盾纠纷中的不同表现设置三问,要求考生运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考生必须在短时间内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甲乙丙的行为、有关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同时综合利用教材知识、生活常识等回答问题,这对学生的能力及素养的融合提出了较高要求,加大了难度,有利于鉴别评价考生和高校选拔人才。

3.考查角度独特,突出应用性。《评价体系》提出的“应用性”考查要求强调学以致用,重点考查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该题以符合社会生活的探索情境为载体,设计了三道接地气的问题。第一问,判断说明题,考查角度侧重于“是什么”。第二问,对各项说法逐一评析题,考查角度侧重于“为什么”。第三问,做法启示题,考查角度侧重于“怎么样”。该题从不同角度设问,考查考生面对生活实践问题情境时能有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有利于督促考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实现由“解题”向“解决问题”意识的转变。

4.命题手法新颖,凸显创新性。《评价体系》提出的“创新性”考查要求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关注与创新相关度高的能力和素养,鼓励考生勇于摆脱惯性束缚,大胆创新。该题无论是情境素材,还是题目逻辑结构,都体现了较高的创新度。如该题第二问,设问定点在“甲丙互称对方构成侵权的各项说法”方面,要求考生找全有关说法及相关资料中有关噪声污染的规定等信息,从整体性角度进行分析。这种命题手法新颖,要求考生“运用已知理解未知”,完成对知识的运用。这种考查方式,使答题模板和思维建模难以套住答案,应该也是该试题的最大亮点。

该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其设问方式通常是“结合材料,运用某知识点(或知识范围)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解答这类主观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审读设问,明确信息。通过审读设问,明确下列有效信息:知识范围,即看设问涉及的是哪一模块的知识;
指向主体和客体,即谁采取什么措施、做了什么事;
考查角度,即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哪个角度来分析说明。如该题:

2.审读材料,提取信息。审读材料实质上就是把审设问明确的信息落到实处。审读材料,一般是按照先分后总顺序进行。通过审读材料,分析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号、每一个分号等,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
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
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知识信息就是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整体观点,厘清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

3.组织答案,整合信息。即根据审读设问和材料获得的信息加以整合,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将设问与教材知识、材料信息及有关的时政信息联系起来并组织答案。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如该题:

1.梳理考点,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山东省学考内容覆盖《课程标准》的每一模块,教师在新课教学和组织复习时,引导学生首先要对照课程标准梳理教材每一课涉及的考点,并将考点牢记于心,不遗漏任何一个;
其次是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这就要求考生更要重视挖掘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必须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课框界限,能回忆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达到纲举目张的程度,以降低记忆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如,围绕该题的设问(1)可以构建如下小范围知识体系:

2.把握重点,关键词句熟练记忆。从知识体系看,重点是知识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支撑整个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进入大学必须掌握的内容;
从高考试题看,重点是高频考点,是每年必考且重点考的;
从当年时政热点看,重点是分析当年时政热点时必须用到的考点。把握重点时,要对照课本对重要考点的内涵分析透彻,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发现、归纳和概括出其中的“关键词”,并能灵活运用。如,该题的设问(2)中的侵权就涉及选择性必修二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中的重要考点——民事权利和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厘清其内涵、外延,分清其层次,把握其关键词。

3.辨清疑点,列表比较区别与联系。疑点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不懂、记不住、容易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易混易错点。这些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
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比较复杂;
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
有的体现了新观点和新方法;
有的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较大的差距等。这些疑难问题多数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较大落差造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将落差的坡度变缓,引导学生辨清疑点。如:对于该题的设问(2)中的公民人身权,可以列表做如下比较:

4.关注热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高考体现党和国家意志,试题背景素材常常来源于重大热点话题,考查考生在掌握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如2022 年山东卷第18 题,就是以依法治国重大热点为指向,从现实生活中选材,构建与考查目标相适应的真实情境,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和指导备考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策、社会热点、新闻话题,将它们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也可以引导学生画联系图,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中心向外辐射,将与其相关的所有学科知识挑选出来标在周围,增加对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和学科知识联系的熟练程度,为辨析、论述等主观题理顺思路;
还可以引导学生把重大时政热点从背景材料、理论分析、跟踪练习等层次进行阐述与训练。

5.抓好落点,达成目标提高成绩。教师在新课教学和组织复习时,要对照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钻研教材,增强新课教学和指导备考的靶向性。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切实引导学生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落实上下功夫;
在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的落实上下功夫;
切实引导学生在把握审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行为、优化考试心态的落实上下功夫。唯有如此,考生提成绩、提素养的求学目标方能实现,《课程标准》设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规定的考评目标才能达成。

猜你喜欢课程标准考查体系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体育教学(2022年9期)2022-10-11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商品与质量(2021年43期)2022-01-18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1年3期)2021-06-09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21年3期)2021-05-14“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杭州(2020年23期)2021-01-1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颂雅风·艺术月刊(2019年11期)2019-03-15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中学化学(2017年6期)2017-10-16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新高考·高一物理(2014年1期)2014-09-18

推荐访问:高考 山东省 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