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刘进良

(单县胜利路实验学校,山东 菏泽 274300)

基于现实的角度做出探析,可以察觉到在如今社会中,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组织数学课程的授课活动,提升数学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的一项工作.经实践证明,问题导学法的运用既可以对学生的思维予以引导,又能够进一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必须推动上课方式的创新,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育,恰到好处地设计问题,提升问题导学法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体悟到乐趣,从而愿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

对于初中数学而言,其与小学时期相比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抽象性内容更多.此时,很多学生就会容易产生“畏难”心态,致使学习的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初中数学课本中的内容做出深刻且正确的理解,这样学生学习才会变得更加轻松,从而取得好成绩.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促使学生高效完成学习,教师需要在上课期间引入问题导学法,以此实行进一步的引导.基于本质而言,问题导学法就是教师依据课程内容提前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针对学生做出有效的引导,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提问,推动他们深入思考.如此一来,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数学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让师生之间展开有效互动.由此可见,其中的关键意义十分明显.

此外,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提高教学品质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授课活动期间要运用更多的上课方法,整改过去一些老套不够合理的授课模式,摒弃以自己为主的教学形式,防范学生对教师形成一种依赖,进而没有办法做出自主探究.教师对问题导学法的运用,可以引领学生学以致用,使他们在应对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主探究的意愿,滋生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有益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更加爱动脑筋,孜孜不倦地探求知识,并且在无形中完成教学品质的提升.在这个层面上,同样展现了问题导学法的意义.

(一)自主探究性准则

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授课期间,要遵循自主探究性准则.详细来说,教师需要借助问题导学法,用以启发学生能独立、自主探究和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是问题导学法展现出良好效用的前置条件之一.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期间,要对问题中每个条件之间的联系做出思考,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分析问题,最终使他们成功解答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生动趣味性准则

初中时期的数学科目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感觉十分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兴致.鉴于此,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期间,需要遵循生动趣味性准则,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他们对数学科目的抵抗情绪,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实际上,要想提高问题导学法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要深入探析课本内容,寻找到其中的趣味知识点,以此设置问题,指引学生学习;
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地研究班级内部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作为出发点,优化导学问题,设置生动又有趣的问题.如此一来,同学们的兴致必将会更加高昂.

(一)教学形式太过单一

数学教师为了更好地通过问题导学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成效,需要了解其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且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具体而言,问题形式较为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问题形式和问题内容单一也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现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数学素养以及学习方面的各种能力已经出现差异,因此,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提问方式和讲授单一的内容,不仅会降低部分学生的回答积极性,还有可能致使一些数学素养稍差的学生失去兴致.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提问,防范学生因为问题难度较大而失去回答积极性,避免出现学生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降低回答兴趣的情况,从而真正提升问题导学法的成效.初中数学学科内容本身就比较复杂,在初中生学习时,教师如果没有多样性的教学方案,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教师通过设计多样性的教学方案,能够将数学知识点进行更好的剖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问题设计得不科学

在问题导学法的运用过程中,个别教师设置的问题出现了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如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脱离教学内容、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等,致使问题导学法的渗透成效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有的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只是结合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在带领学生学习时只关注应试结果,没有关注到学生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对考试中不涉及的内容引起重视,使得问题的提出不符合初中生的学习需求,甚至会出现脱离课本的现象,这些都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时较为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致使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能展现其优势和作用,影响了整体数学教学品质,限制了数学教学的革新.因此,教师要重视这一点,在问题设置的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问题设置,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合理设置导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问题导学法是近些年提出的新型授课模式,需要教师通过对一个单元或多个章节的内容实行归纳,然后将相关的知识予以整合,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设置导学问题,以此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可以明确不同的概念和定义,并且在面对相似知识点的时候能够更加清晰地做出判断.同时,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期间,需要注重每名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对所有学生的学习都要加以关注,并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分层,从而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所有的知识整理成一个主题,然后合理地设置导学问题,以此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授课活动伊始,教师可以将问题抛向学生:“三角形有什么相同的特性?”然后引领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三角形的特性,并得出三角形的概念.为了协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基础知识,推动他们学习后面的板块,教师应该再次为学生提供探究平台,通过探究问题完成导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组内使用测量工具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到导学问题的驱动,学生会再次进行组内自主探究,直至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这样一来,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能推动问题导学法良好发展.

(二)创建生活问题情境,点燃学生的兴致

毋庸置疑,数学科目与生活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因此,在初中数学授课活动中对问题导学法进行运用时,教师需要将课本中的内容作为依托,将其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创建生活化的导学问题情境,进而点燃学生的兴致.教师在上课期间引入生活化的内容,能够让学生把数学与生活相互融合在一起,进而更加高效地学习知识,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初中生的生活作为切入点,创建生活情境,并引入导学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思考课程内容以及问题.教师可以在课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平日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四周的环境?其实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着很多不尽相同的几何图形,大家发现了吗?”让学生自主地完成思索并回答.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视频的形式呈现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手机、字典、书本、饮料瓶等,以此点燃学生的兴致,继续提问:“视频中为大家展示的这些生活常见物品,都包含哪些几何图形呢?”让学生积极参与回答.这时,一部分学生说:“手机、字典、书本是长方体.”另一部分学生说:“饮料瓶是圆柱体.”在这种生活化问题导学的情境中,学生就能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知.

(三)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推动学生深度思考

推动学生深度思考是数学授课活动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借助问题导学法让学生懂得怎样从多个角度探究数学问题,因此,在应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寻找不同解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数学问题,冲破固定思维,让他们通过有效地思考提高数学做题的成效.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展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应对数学问题.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中,很多题目除了可以采用设未知数获取答案外,还能通过逆推法从其他角度列出算式.比如,教师可以将导学问题设置为:A同学参加了一次数学竞赛,题目有20道,正确解题可以获得五分,答题错误则会扣一分.比赛结束之后,A同学的总分为88分,他一共对了几道题?通常情况下,学生都会通过设未知数的方式处理该问题.但是在问题导学法的课堂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尝试解题,可以指导学生思考:如果所有题目都对的话,那么最终会得到多少分;
每次做错一道题相当于扣除了多少分.在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进行运算之后,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探讨哪种方式更好.教师通过问题导学法能够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度思考与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问题引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互动

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问题引导作用,要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互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到困难,久而久之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互动,巧妙地设计互动性的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互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要以具体的授课内容为依据,合理设计互动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理解、开拓数学知识,并给予学生适宜的指导,促使他们深入理解重难点知识.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内容时,要想让学生切实理解重点和难点内容,掌握认定平面上点的方式以及有序数对的概念,教师在授课之前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小组的合理划分,然后针对各组提出多样化的问题,如“怎样明确课堂座位的具体位置”等,然后要求各组结合问题展开组内的探讨和交流,初步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推荐的形式表达平面上点的方位的认定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总而言之,加强问题引导作用,推动学生展开合作与互动,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品质的有力手段.

(五)通过问题巩固知识,鼓励学生积极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后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学习的过程,确保应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授课的效果.课后进行回顾与总结工作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完成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将问题延伸到课后,让问题成为数学学习的线索,通过问题来巩固学生在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地展开总结,学会通过自我反思来发现自己在学习期间的不足.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善于通过问题导学法来引导学生完成总结.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与总结,然后结合出示的思考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将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的转化思想充分融合到几何中,使学生更好地学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可以出示与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相关的问题,如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之间的关系、多边形边数与内角和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自主解决.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推理与猜想,发现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时,内角和就会增加180度,从而更好地将结论探讨出来.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教师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分组交流与讨论,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授课活动的要求愈来愈高,教师需要注重上课形式及方法的变换,展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明晰以往的授课模式已经难以与教育发展相适应,在授课期间要对问题导学法做出有效运用,同时对学生在授课活动中的表现加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及时对问题导学法实行优化,促使师生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为教学的进行奠定感情基础,减少上课期间的矛盾.

猜你喜欢学法导学内容内容回顾温故知新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三角函数考点导学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20年3期)2020-04-21“概率”导学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20年3期)2020-04-21“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9年5期)2019-06-25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8年6期)2018-07-09“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1期)2016-11-11主要内容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体育师友(2011年4期)2011-03-20

推荐访问:探析 学法 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