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及思考

王海威

摘 要:当前,在线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全面把握思政课在线教学现状和成功经验,本文运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分析我国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文献的历史演进轨迹,归纳出思政课在线教学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对思政课在线教学进程中的“变”与 “不变”、“大”与“小”、“量”与“质”的重要关系进行理性思考,以期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在线教学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在线教学;
思政课;
热点;
重要关系;
高质量发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融合愈发深入,推动了思政课的现代化转型。高校思政课作为授课范围最广、授课对象最多的课程,一方面理应适应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倒逼,促进了思政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也引发了人们对“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思政课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1]。为全面把握我国思政课在线教学的研究现状,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能检索到的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相关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以CiteSpace科学计量软件为研究工具,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检索时间跨度从检索到的2005年的第一篇文献算起,至2022年12月31日截止。检索范围设定为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考虑到思政课在线教学的范畴与线上教学、多媒体、慕课等彼此交叠,为确保文献的全面性,本文采用相对宽泛的检索主题,以思政课(或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含在线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献851篇,剔除一些通知、声明等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共获得有效样本818篇。运用CiteSpace对研究样本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和关键词统计分析,验证和补充以往基于定性综述的研究结论,动态地展示我国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的历史演进轨迹和热点重点,以期用文献研究推动思政课在线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的历史演进

时区视图是另一种侧重于从时间维度上来表示知识演进的视图[2]。为把握我国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的演进脉络,本研究以关键词为节点,以一年为时间间隔,提取每年前20位的数据,生成我国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每个时间对应一条纵向的时间轴,时间轴上的关键词节点(图中圆环)大小反映了出现频次的高低。阶梯式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由图1可知,我国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主题不断演变,其演变轨迹是一个新技术和新政策不断产生、发展,进而走向完善和定型的过程。以2012年、2015年为时间节点将该领域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繁荣深化期。

第一阶段,萌芽起步期(2005—2012年)。该阶段学者们探讨的焦点集中于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基础性理论探讨和多媒体等技术的引介。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环境的发展,为思政课改革创新带来重要契机。这一时期,以“网络时

代”“网络教学”“多媒体”等为关键词的研究文献居多,学界集中研究了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的整合等课题[3]。2003年启动并建成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站,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先后建成了思政课国家精品课程,初步实现了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普及与共享[4]。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延伸教学提供了政策指引。2008年8月,教育部开展了“精彩教案”“精彩多媒体课件”征集评选活动,以活动推动多媒体课件的推广普及。这一时期,受信息技术发展和政策驱动,在线思政课建设处于优秀教育资源展示阶段,相应地这一时期的研究多聚焦在多媒体教学和课件及网络技术的探讨层面。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2013—2015年)。该阶段学者们探讨的焦点集中于在线思政课具体实践应用平台的研究,包括慕课、翻转课堂等。2012年世界三大慕课平台同时搭建,包括网易和爱课程的慕课平台建设。受到技术驱动影响,这一时期思政课在线教学开始借助慕课等技术平台优势资源,推进思政课建设进入“慕课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有力地推动了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顺应在线开放课程世界范围发展趋势,在教育领域贯彻落实我国“互联网 + ”发展战略,2015年4月,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有组织地建设一批高校思政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为网络信息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指向[5]。2015年7月,教育部把“探索网络教学试点,开发思政课在线课程”纳入《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在国家层面有计划地推进和试点先行政策的推动下,思政课在线教学进入精品课程开放共享阶段,相应地我国思政课的相关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且形成诸多以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等技术平台为案例的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繁荣深化期(2016年至今)。该阶段学者们探讨的焦点集中于在线思政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多角度探讨,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亲和力、线上教学、高度融合、深度融合和新时代等。经历了2012年的火热发展、2015年的拓展与质疑[6],到如今各种形式的在线开放课程的出现,学界对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的态度日趋理性,开始以深度融合视角探讨在线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问题。2018 年4月,教育部出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2019年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就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系统论述。随后,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这一时期,大数据、微博、微信、慕课和微课等新媒体与思政课的深度整合,成为思政课教学创新的热点。

二、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研究热点。为把握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将1452篇文献进行数据转换,研究区间为2005年至2022年,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为来源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绘制出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2),得到396个关键词节点和由其组成的566条连线。每个圆形的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越大,这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就越多,越能代表我国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热点。

研究热点需要从关键词出现频次和中心度大小两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本研究按照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利用 CiteSpace6.2.R1软件生成了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2)。根据节点的大小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关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主要为思政课、慕课、思政教育、新媒体和高校等。为了进一步验证所获取高频关键词的科学性,通过后台处理得到频次和中心性排名前18位的关键词信息(见表1和表2)。关键词的中心性数值越大表明关键词的中心性越强,中心性越强的关键词在共现知识图谱中的“媒介”作用就越大,也说明它们是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数据显示: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等一些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低于0.1。

本文将频次大于5或中心性大于0.01的关键词作为研究热点,由图2可知,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主题多元。表1和表2汇总统计了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高频和高中心性关键词。数据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教学模式、实效性、教学改革、思政课教学、网络教学是研究的热门主题。表中还有一些频次不高但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说明它们发挥中介节点作用却尚未引起研究者足够重视,本研究发现的网络时代、网络环境、课堂教学、高职院校等研究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多个主题,应给予更多关注。此外,创新研究、信息化、互联网+虽然中心性不高,但具有较高的频次,也是近年的研究趋势。通过分析我国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的历史演进轨迹,发现我国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中,具有技术倒逼式、政策驱动式和问题导向式的研究模式特质。

三、我国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重点内容分析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类比分析法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化方式,尤其适用于描述结构特征[7]。

本文采用类比方式,概括描述我国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的“彗星”结构。将研究的关键词按频次进行排序,将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依次绘于“彗星”结构图的彗核位置,频次较低的关键词依序绘于“彗尾”位置(如图3)。在研究的总体结构中,“彗核”部位是研究相对活跃的区域,高校思政课、MOOC(慕课)、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是学界关注度较高的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呈现出基于“彗核效应”的研究重点。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本文对“彗核”区域的相关文献,按研究热门主题分为四大主题:教学价值研究、教学平台和教学主体、教学实践鉴戒研究及在线教学优化路径研究。

1.关于思政课在线教学价值意蕴的研究

关于思政课价值的研究,现有文献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从现代教育技术角度审视。张润枝认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是思政课顺应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要求的必然之举[8]。李海霞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课教学也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9]。阮云志认为,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正是契合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要求和发展趋势,将线下和线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线下和线上混合式教学[10]。二是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角度审视。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研究一直是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文献的热门方向。郭秋光和刘雪岚认为,运用思政课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处理教育手段的技术性与教育方式的人文性的关系等[11]。孙华认为,新型网络课程必须破解选拔和培养网络课程的創造性学习者和高效学习等三大难题。应结合当前微时代背景下课程内容构成细微化、传播方式快捷化、信息数据海量化、知识读图可视化等特征,激发学生在数字化生存过程中的价值感[12]。三是从思政课教学改革角度审视。王家斌、乔丽认为,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是破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低效化现实难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趋势[13]。赵耀、王建新提出,高校思政课“双线教学”不仅是当前高校教学的特殊需要,同时也是未来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的发展趋势[14]。

2.关于思政课在线教学平台和教学主体的研究

一是平台资源建设。MOOC、SPOC和翻转课堂等是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关注的重要对象。研究中不断出现在线思政课教育技术工具研究和具体案例研究,前者主要关注MOOC、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虚拟学习平台载体和现代化学习工具,后者以慕课案例、超星学习通案例等智慧课堂研究为主。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兴起,为思政课智慧课堂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技术支持。Chen Yue和Yao Weining在研究MOOC背景下课程改革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发展的途径[15]。此外,网络时代、网络环境、新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内容,既是研究文献重点关注的技术背景和技术工具支持,也是这一时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二是教学主体。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6]。”从教师角度探究如何提高在线教学质量,也是思政课研究热点方向,文献中主要包括教师教育信息素养和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徐仲伟和代金平认为,网络环境下思政课应是融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教育模式于一体的新模式[17]。王晓政认为,教学面临着教师主体地位弱化、教学方法老化等方面的

挑战[18]。

3.关于思政课在线教学实践鉴戒的研究

关于思政课在线教学实践鉴戒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伴随技术热点的冷思考是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文献既有对思政课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理性思考,也有对规避技术绑架的预警,还有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质量的反思。一是融合不到位问题。马俊峰和刘殷君对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进行问题诊断,指出融合中过度追求信息技术手段的更新、教学环节之间的协同性尚不成熟、忽视自身教学规律[19]等问题。赵庆寺认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更多的是“结合”而非真正“融合”[20]。二是网络教学资源质量问题。从我国近几年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的经验看,我们一直是以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进行,但高校在线上资源建设过程中往往出现以报奖为目的、课程设计理念滞后、线上教学模式单一、课程使用率不高等问题。

4.关于思政课在线教学优化路径的研究

关于思政课在线教学优化路径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促进教学内容融合,提升内容的整体性。赵耀和王建新提出,从挖掘线上教学的“潜力优势”、打通线下教学的“屏障壁垒”、促进线上线下的“互融共生”三个方面发力,是推动“双线教学”走向“双线共融”的优化策略与改进路向[21]。张妍提出,思政课在线教学在内容方面立足教学大纲,是优选中国大学MOOC等课程平台上线的、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优质思政网络慕课,充分保证了思政课在线教学的课程资源质量[22]。二是推进教学方法创新,融入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王家斌和乔丽提出,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构建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切实转化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23]。

四、关于处理好思政课在线教学重要关系的思考

思政课在线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时代思政课需要契合新生代大学生认知习惯与学习行为,在处理好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变”与不“变”、“大”与“小”、“量”与“质”的关系中,在推动思政课在线教学现代化发展中,教育引导学生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处理好思政课在线教学“变”与不“变”的关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不断深化,高校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比例已经从疫情前的34.8%提升至84.2%,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能够满足教学的现代化需求,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如何避免思政课教学陷入过度技术革新误区,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要深刻认识“变”的内涵,认识到信息技术旨在促进和优化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教学场景中进行革新,其改变的是教学媒介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同时,还要认识到“不变”的本质,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没有变,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导者这一事实没有变,思政课“内容为王”的真理没有变。要辩证认识思政课的变与不变,让“守正”成为自觉,让“创新”成为动力,主动求变,持之以恒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二是处理好思政课在线教学“大”与“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24]。思政课在线教学,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将教学内容融入大局、紧跟大势,在历史长河中讲深中国理论,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道理,讲清楚运用理论解决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的小道理,使思政课成为阐释中国之治的理论大课、呈现中国奇迹的实践大课、激发青春担当的时代大课。在教学形式设计上,把思政小课堂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融合,继续加大信息技术对“大思政课”教研和实践的支撑,不断完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网络支持系统,推动VR技术与思政课教学高度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资源共建共享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增强课程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是处理好思政课在线教学“量”与“质”的关系,实现数字化资源的量与思政课质的融合。一方面,提升思政课自建课程数量。我国慕课数量已经超过5.25万门,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位。教育部正式上线的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首批上线超过2万门优质课程,集聚了爱课程、学堂在线、智慧树、学银在线、好大学在线等平台课程,其中入选的思政课超过400余门,课程的数量和覆盖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打造在线教学思政金课。在“一切皆可数字化”的时代,大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思政课数字化资源,但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内容存在简单重复的现象,缺乏针对性和互补性。思政课需要利用在线教学时空不受限、网络容量大等特点集聚教师和校内外其他育人主体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合作,优化供给主体,进一步提升在线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打造核心“金课”。同时,健全混合式教学质量指标设计以及评价标准,完善听课监督制度等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有效保障思政课在线教学质量与效果,淘汰“水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24]。随着互联网时代、全媒体时代和移动学习时代的到来,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校积极推进下,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呈现出数据化和平台化的趋势。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思政课要在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我国思政课在线教学研究的规律和经验基础上,努力以信息化、智能化推进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人才培育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绍辉,王岩.中国社会思潮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综合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6(06):22-30.

[2]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02):242-253.

[3]杨志平,关桂芹.“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6):86-91.

[4]傅江浩,赵浦帆.高校思政课教学媒体技术融合改革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9(12):180-184.

[5]封莎,王平.基于在線开放课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01):59-62.

[6]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1):10.

[7]俱鹤飞.反思与突破:我国传播学研究40年之进路——基于知识图谱的文献量化分析[J].西部学刊,2018(10):10-14.

[8]张润枝,梁瑶.关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1(01):65-69.

[9]李海霞.“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58-60.

[10]阮云志.高校思政课自建在线课程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01):39-42.

[11]郭秋光,刘雪岚,王员.思政课网络平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5):146-151.

[12]孙华.大学生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06):96-100.

[13]王家斌,乔丽.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探赜[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6):140-147.

[14]赵耀,王建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线教学”的价值意蕴、问题研判与优化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21,No.319(01):105-110.

[15]Chen Yue, Yao Weining. Research on the Mixed Teaching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OC. 2019,2(10).

[1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17]徐仲伟,代金平.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105-110.

[18]王晓政.“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新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3):54-56.

[19]马俊峰,刘殷君.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选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

36(01):83-88.

[20]赵庆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异化及其超越[J].学术论坛,2018(5):162-167.

[21]赵耀,王建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线教学”的价值意蕴、问题研判与优化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21,No.319(01)105-110.

[22]张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2):99-103.

[23]王家斌,乔丽.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探赜[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6):140-147.

[24]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N].人民日報,2021-03-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历史观视域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话语创新研究”(22AKS008)]

[责任编辑:周晓燕]

猜你喜欢在线教学高质量发展思政课——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13期)2021-01-14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人民论坛(2018年5期)2018-03-12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祖国(2018年1期)2018-02-02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15期)2016-06-25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15期)2016-06-25互联网+教育微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8期)2016-05-19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探讨求知导刊(2016年2期)2016-03-05

推荐访问:在线 可视化 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