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接受心理,开展诗歌立体化教学

崔荣萍

[摘 要]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接受心理学原理,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全面感受诗歌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意境,并结合以诗解诗、群诗阅读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审美体系。这样,契合学生的心理展开教学,能够构筑立体化的诗歌审美学习网络。

[关键词]接受心理;
诗歌;
立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7-0044-03

接受心理学是研究审美接受的机制、功能、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主要探究人们对现实美和对文艺作品的接受心理。小学生的接受心理特点是有趣,一切有趣的事物都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所以,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促使他们进入作品的情境中,深入理解作品。但由于小学生的审美体验与生活经验不足,见识不够广博,所以他们的赏析也不成体系。教师要从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展开教学,尝试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诗歌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教学,就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创设情境,感受意境

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为他们搭建新知学习与理解的平台,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体会与感悟,内心产生共鸣,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一)运用信息技术,情境交融

情境教学是指在运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知识接受心理。由于古诗本身就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声音等资源,设计多媒体课件,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出诗歌的意境,让学生进入唯美的诗情画意中,从而更乐于接受和理解新知识。这样,通过唤醒学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是一篇具有童趣的作品。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现美丽的雪景,播放孩子们在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的短视频,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进入作品情境中,感受作品的童趣。接着,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在冬天玩雪的经历,对照作品,想象一下当时稚子弄冰的场景,说一说作品用了哪些方法展现了稚子的心理。”有的学生提出:“稚子的做法富有想象力,他将冰块当成玉磬敲了起来,而且他还懂得不少玩冰的方法,懂得用盆子冻冰块。”有的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在这里提到了‘晓冰,说明当时的时间很早,因为如果太阳升起来了,冰很有可能会融化,说明稚子迫不及待地早起就是为了玩冰。我觉得这里也体现出孩子顽皮的心理。”

信息技术具有极强的交互功能。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与渲染气氛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与诗歌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收到寓情于景的教学效果。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快速进入诗歌赏析的状态中,通过想象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二)设计挑战问题,拾级而上

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唤醒他们的挑战意识,激发他们的知识接受心理。教师可以进行课前预设,结合学生的学情猜测他们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尝试自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能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从“畏学”变成“乐学”。

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夜色》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展开想象:“在这篇作品中,作者是如何展现‘我的心理变化的?你觉得这种心理和自己的心理是否有共通之处的?”学生发现这首诗虽然比较简短,但完整地展现了“我”内心情感的变化。一开始,作者用“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展现了“我”十分胆小,而且很害怕黑暗;
接着,写了爸爸和“我”一起在夜晚外出,當看到夜晚美丽的风景,“我”的情感慢慢在变化;
最后,作者又用“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来展现自己变得勇敢的心理。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更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如何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写出细腻的心理,引导学生尝试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

问题是思维的引擎。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科学有效的问题,不仅可以有效调节课堂气氛,还能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将学生的学习状态牢牢锁定在课堂中。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注意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同时也不能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使学生在“有疑”的心理作用下主动挑战难题。

二、点面结合,建构体系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避免支离破碎的认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统筹兼顾、多维着力、点面结合,从多个角度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完善学生的认知系统。

(一)以诗解诗,对比主题思想

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独特的语言艺术,而且体现了作者的精神情感,还展现了民族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只是单纯地讲解诗歌创作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点”入手,通过以诗解诗的方法,将同类型的诗歌放在一起,对比它们的主题思想,从而理解这些作品的深意。

如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墨梅》这首诗时,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进行阅读学习,并给学生展示了一些和梅花有关的古诗词,让他们对比作品的主题思想,看看有何相似之处。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赞美梅花的诗。学生发现这首诗中的梅花并不张扬,它没有用绚烂的色彩吸引人,但是它淡淡的清香却自然而然地引人注目。由此,学生体会到梅花的象征意义,即象征着一种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怀。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对照《墨梅》进行分析:“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中,你能否感受到同样的气质呢?”学生由此认识到:“在《墨梅》中,作者也赞扬了梅花清高的气质,表达了他自己对精神美的追求。”这样,学生在对比阅读中理解了《墨梅》的主旨。

在以诗解诗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某些作品带有类似的意象,展现出了相近的主题思想。在对比阅读中,他们心中自然就形成了诗歌类别、流派等概念,从而自主进行知识建构,对诗歌的解读也不再停留在个别作品上,而是对某一类诗歌进行归类统整,从而达到了深度感悟诗歌内涵的目的。

(二)群诗阅读,对比写作背景

在立体化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将课内外的各种诗歌作品整合在一起,展开群诗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将不同作者或同一作者不同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探究其创作风格、内容、主题之间的差异;
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差异化背后的社会原因。

如在学习了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后,学生不由得好奇,作者为何如此兴奋。于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杜甫群诗阅读活动,尝试整合“三吏三别”等诗歌,进行拓展阅读。教师鼓励学生去了解这些作品分别创作于什么年代,并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发现“三吏三别”系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看到百姓生活的艰苦,尝试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不同,作者当时得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百姓又可以安居乐业了,他心中欢喜。结合写作背景,学生不仅读懂了诗歌,更体会到了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在群诗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提升了阅读赏析的能力。这也唤醒了学生的知识接受心理,使他们学会在以后的阅读中举一反三,懂得通过作品的写作背景来理解诗歌。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群诗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赏析与甄别,发现不同诗歌的异同,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三、拓展空間,开阔视野

诗歌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个大家庭中不乏精彩绝仑的佳作。教师在教学中,切勿一叶障目,将目光仅仅停留在教材中,而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断拓展课外阅读空间,去感受诗歌迷人的魅力,在享受诗歌的同时开阔学习视野。

(一)组建小组,专题探究

立体化的诗歌阅读体系不能局限在课堂中,教师要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组织小组专题探究活动,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挖掘,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知识接受心理。小组活动改变了教室里“插秧式”的布局,让学生从单一、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的互动和沟通,收到良好的探究效果。

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十五夜望月》一诗展现了中秋赏月的场景。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古人心中的中秋月”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尝试探讨古人心目中的中秋节、古人对“月亮”这个意象赋予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对比阅读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其他关于中秋的诗词作品,发现作者常常用“圆月”代表团圆,这是因为有很多作者在中秋节无法和亲人团聚,所以他们就以“圆月”展现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还对照现代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如徐志摩的《两个月亮》,王家新的《潮汐》等,认为不少现代诗中的月亮也含有相似的寓意。

小组探究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自然而然地唤醒了知识接受心理。学生在交流讨论中锻炼了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感受到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

(二)搭建平台,组织展演

在构建立体化交流平台的过程中,教师要打通线上线下的界限,组织学生在网络空间中自由地交流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诗歌设计节目,和同伴将自己的创意表演出来,并拍成视频上传到班级网络平台。这样能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背诵,全面“动起来”,从而唤醒他们的知识接受心理。

如教学完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传统节日和诗歌”这个主题展开活动,并设计与之有关的节目,上传到网络上,和大家分享。学生先收集与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有关的诗歌作品,然后尝试设计节目,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其中。除了常规的朗诵,还有学生尝试将诗歌改编成小品。例如,有的学生和同伴查询了作者创作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的人生经历,并将作者离开家乡的原因演绎了出来,展现了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望远、思念亲人的情感;
有的学生尝试为诗歌谱曲,将其演唱出来;
有的学生还用“百家讲坛”的形式展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学生各展所长,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感悟

表演是小学生最热衷的活动,教师将表演融入诗歌教学中,既活化了诗歌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又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使学生理解了诗歌内涵。学生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必然要围绕诗歌的语言、风格、背景等信息展开深入研究,如此才能展现出作品的独特之处。这样教学比直接灌输知识的效果更好,不仅能让学生对所学诗歌印象深刻,还能让他们在头脑中构筑起诗歌的知识体系。

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诗歌语言简洁凝练、情感内敛,让年龄较小、阅历浅显的小学生去感悟其内涵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学习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诗歌教学事半功倍。在小学诗歌教学中,教师采取立体化的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的知识接受心理,构建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活动的全面赏析体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诗歌的情趣和理趣,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崔超,闫丽.论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开展立体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17):78.

[2] 方琪.立体化策略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的开展[J].文学教育(下),2018(12):106-107.

[3] 林红.小学低年级语文诗歌课堂开展立体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13):168.

[4] 游佳丽.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开展立体化教学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30):69.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诗歌诗歌不除外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9期)2022-10-31诗歌两首红领巾·成长(2022年6期)2022-07-23马元诗歌10首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诗歌写作怎样学?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诗歌少林与太极(2020年11期)2020-03-25“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诗歌是光海峡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每一个“远方”都唱出了自己的诗歌商周刊(2018年25期)2019-01-08跟着诗歌畅游道里金桥(2018年8期)2018-09-28诗歌岛·八面来风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推荐访问:立体化 诗歌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