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乡村振兴背景下南疆基层文化传播与精神文明建设

丁晓丽?杨文礼

新疆地处边疆,广大的兵团既是新疆经济发展的主要根基,也是文化建设的“守土有责”者,承担着国家边疆文化安全的重要职责。现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出发,探究南疆基层社会特别是广大乡村地区文化传播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建构及其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文化润疆”作用的发挥也愈加凸显,是推动南疆基层文化传播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

新疆地处边疆,广大的兵团既是新疆经济发展的主要根基,更是文化建设的“守土有责”者,承担着国家边疆文化安全的重要职责。因此应加强对“文化戍边”“文化固疆”战略的研究,以促进新疆文化大发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继而保障国家安全。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传播与精神文明建设方法分析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方向,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铸魂工程[1]。乡村振兴战略在南疆基层落地,“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是其中的应有之义,这与“文化润疆”和“社会治理”是高度一致的。本文以南疆基层具体实践为基础,进一步探索“文化润疆”和“社会治理”的内涵和外延,以期发挥出更大的治理效能,从而推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乡村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村落环境下形成的人类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封闭性,离开特定的区域范畴,外部环境对其内涵与寓意的获取就会存在理解上的障碍[2]。对于南疆而言,虽然其乡村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相对单一,没有其他地区那样丰富多彩的呈现,但其依然有着独特的历史和人文氛围,对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秩序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必须认清一个现实,我国当前对传统村落基本格局的保护还远远不够,对乡村文物古迹、传统建筑以及民间文化活动场所等的保护更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层面的工作有较大差距。随着乡村传统社会关系变化,很多传统民俗在逐渐消失[3]。因此,加强对上述乡村传统文化载体的保护刻不容缓。

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但与“现代化”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乡村优秀传统曲艺、民间工艺美术、传统节庆活动、传统体育活动等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有关部门可以借助网络、数字技术不断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潜能、优势,还可以通过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途径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另外,还可以基于市场化机制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这样既可以丰富文化产品的供给,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可以对乡村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式传承,保护好和发展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4]。

本课题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不断增强南疆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
第二,“文化润疆”推动南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意义非凡;
第三,南疆基层社会治理特别是乡村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对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甚至关键的意义。完整、准确地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必须发挥好优秀文化“润”疆的作用。

以兵团精神为例,兵团精神不能直接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人,而人是能够创造更大价值的。推进南疆乡村地区文化振兴,首先,要加强教育引导,借助村(连队、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当地的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针对性更强的宣传教育,从根本上引导职工群众自立自强。其次,要注重发挥“村(连队、社区)规民约”的规范引导作用,把兵团精神嵌入道德教化的方方面面。最后要加大群众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整合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支持职工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兵演兵、兵画兵、兵写兵、兵舞兵、兵唱兵”等传承红色基因、体现南疆基层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

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大力推进“文化润疆”,方能从根本上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5]。必须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时“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重要指示,不断完善南疆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推进“文化润疆”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积极探索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传播与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建构

学界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传播、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润疆”和社会治理方面。在文化润疆方面,学者姚艳红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一文中提到了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这与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的内容是高度一致的。学者徐黎丽、杨秦文在《文化润疆必须把握四个着眼点》一文中提出,与“文化润疆”相关概念关联密切的是民族文化、区域文化、职业文化和公共文化四种文化类型。学者甄敬霞亦主张“文化润疆”对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意义重大。

在社会治理方面,学者朱婉榕、张彦在《新疆兵团基层连队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一文中提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项事业需要人,兵团的壮大离不开人的发展,在连队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兵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文化润疆工程,发挥先进文化示范区作用的重要支撑。其围绕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动态性,并针对新时代推进兵团基层连队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开创性思考。与此同时,学者陈斌、潘小娟在《新时代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路径探析》一文中提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可以通过健全有效参与的多元主体格局,达成集体认同的社会善治共识,完善运转有序的协同治理机制,构建法治保障的有机团结社会等方面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期更好地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利用兵团红色文化资源不能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必须深挖其内涵。一是要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优势,收集掌握更加全面翔实的资料,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清查建档,在此基础上建立红色资源信息化系统,对兵团红色文化資源进行整合、统筹规划,做好整体保护和传承发展的规划。二是要依托党史研究室、史志办、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纪念馆、文艺团体等,在深入挖掘兵团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创作能反映兵团红色文化的文艺作品,深入企业、学校、连队演出,在繁荣连队文化、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助推团场连队文化振兴的同时扩大兵团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三是要发展红色旅游。文旅融合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积极发挥军垦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优势,扶持旅游业发展,将红色旅游作为切入点,探索“红色旅游+”模式,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纽带、是引领前进的旗帜。”充分利用好兵团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让兵团红色文化资源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职工群众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职工群众,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三农”问题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独特表现领域和表现形式,系统谋划通过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优化路径[6]。

本课题所称的“南疆”是从地理概念出发的,把新疆南部的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等四地州所辖区域视作“南疆”。“文化润疆”则是从文化自信的角度作出的诠释,更是对文化自信提出的最基础的要求。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民心所向、民心所盼,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7]。南疆基层社会民众对文化的需求较为旺盛,特别是乡村传统文化在当地人心目中占据着较重要的位置。发展乡村传统文化是做好南疆基层文化传播工作的基础,更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乡村振兴下文化传播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要想让各类文化融入职工群众生活,满足职工群众的文化需求,除了广泛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外,还需要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素养,增强群众文化的內生动力。推动南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部署的必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8]。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传播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南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其幸福指数。针对南疆地区的文化传播更像是一首悠扬振奋的歌曲,一方面记录和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奋斗风貌,另一方面也是时代大潮在南疆地区翻涌的真实体现。推动南疆基层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可以缩小乡村与城市文化发展之间的距离,改善农民在融入城市文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无力感和焦虑感,培育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9]。这种特殊意义下的文化传播更有助于调动和提升当地人对自我的认同,对新疆的认同,对祖国的认同。文化生活的丰富需建立在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之上,当南疆人民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文化生活上,也能从侧面折射出南疆人民生活的富足以及幸福指数的提升。在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深入了解当地职工群众的各类需求,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切实做到社会发展需求和区域文化发展的有机结合,让当地职工群众自觉地为乡村文化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第二,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南疆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安全指数。南疆的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良好的文化氛围又能够反作用于基层社会治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南疆地区的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更加贴近现实,反映群众最真实的生活,记录原生态的风貌,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喜欢,真心实意感党恩、跟党走,这有助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让基层治理更加稳固健康。另外,还能进一步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乡风文明引领力。以鲜活的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铸牢乡村文化振兴之魂。从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角度看,文化治理的发展是乡村社会繁荣的关键环节[10]。应优化乡村治理体系特别是文化治理体系,打造乡村文化“活起来”的运行机制,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机制,落实领导责任制,畅通沟通机制,深度挖掘乡村资源有效配给的制度潜力,激发多元主体建设动力。

第三,有助于进一步构建南疆基层良好形象,提升竞争指数。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体现,南疆地区良好形象的构建迫切需要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南疆基层蕴藏着无限生机和活力,既有奋斗的青春、淳朴的百姓,也有需要改进的方方面面,这些共同构成了南疆的幸福交响。而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能让这些幸福美好被更多人看到、了解,有助于南疆整体形象的提升和综合实力的彰显。如此,南疆地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将会进一步增强,集聚人口、吸纳人才的虹吸效应也会更加明显,从而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将外来文化人才的“输血”和本土文化人才的“造血”有机结合的实践路径,打通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循环的关键节点,形成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文化人才“引进来”、科技赋能乡村文化人才“强起来”、制度赋能乡村文化人才“留下来”的良好氛围。

从整体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长的根源在乡村。可以说,相伴相生的乡土文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坚实依托。在南疆基层乃至放眼全国,树立乡土自信不仅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前提。南疆正在变得更美丽,不仅体现在村容乡貌上,更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心态和生活状态上。在乡村振兴战略逐渐落地的过程中,乡风文明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文化润疆”也越发变得触手可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此论文为新疆政法学院校长基金项目“文化润疆推动南疆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探索研究”(项目编号XZSK2021057)和“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南疆法治连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XZSK2021030)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新疆政法学院)

猜你喜欢南疆兵团职工群众兵团记忆绿洲(2022年6期)2023-01-09兵团记忆绿洲(2022年3期)2022-06-06南疆木棉红似火歌海(2021年6期)2021-02-01南疆最美是春天艺术家(2020年6期)2020-08-10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工友(2017年12期)2017-12-22筑梦南疆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兵团工运(2016年4期)2016-02-01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兵团工运(2016年5期)2016-02-01兵团在新疆农垦经济(2015年10期)2015-12-20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共产党员(辽宁)(2015年7期)2015-01-03

推荐访问:南疆 文化传播 精神文明建设